联系我们
- 地 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姚北路26-18号
- 电 话:0411-39528856
-
联系人:132145745368
- Q Q:2605548552
- 网 址:www.klnwj.com
- 传 真:0411-39528856
- E-mail: info@klnwj.com
私自篡改数据“解锁”汽车电池、获利 5000 元: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
更新时间:2025-02-25 作者:米乐客户端
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嘉定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通过技术方法修改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数据,以达到“解锁”电池目的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案件。
大刘、小刘兄弟二人自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汽车电路维修工作,在维修领域深耕细作十余年后,终于成立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公司。
工作期间,兄弟二人逐渐了解到,A 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为避免动力电池在撞击受损后接着使用引发短路起火,电池管理系统会在识别到碰撞信号后“锁”(即禁止动力电池对外输出功率),以此来降低安全风险隐患。
按照常规流程,动力电池应在完成相应维修检查,并确保能正常安全使用后,才能“解锁”。
但按照常规流程“解锁”的费用较高且耗时较长,部分车主为贪图便宜省事,便向二人询问是否有其他“捷径”。
二人发现了赚钱的“商机”后,研究出利用芯片读写器、电脑等工具修改电池管理系统数据来达到“解锁”电池的目的。
但这样的违规操作并没有真正将撞击受损后的电池修好,反而会像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发生不可弥补的后果。
然而,二人无视安全隐患,以快速低价为噱头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并招揽顾客,最后导致 A 公司对其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的采集数据失真,影响了 A 公司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运作的监管。
现经查证,二人通过上述方式修改了两块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数据,获取违法来得到的共计 5000 元。
嘉定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大刘、小刘为非法牟利,违反国家规定,对新能源汽车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来进行修改,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的采集数据失真,影响新能源汽车安全运作的监管,后果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本案系共同犯罪;两名被告人均能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从宽处理。
结合两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具体作用、本案的社会危害性、违法来得到的已全部退出等情节,依法判决大刘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小刘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违法所得及犯罪工具予以没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理想汽车高管汤靖疑似暗讽华为:把别人的电池、底盘拿过来起个山海经名字就算技术突破,是不是自己研发的每个人都有一杆秤
续命16-0!森林狼加时25分逆转雷霆 亚历山大39+10+8丢绝平三分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妈妈对着孩子唱歌哄她去上学,孩子是句句有回应,事事不答应 网友:对方拒绝了所有pua